备考高级审计师考试,真题和模拟题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分享的这份高级审计师考试真题题库,绝对能帮到你,先收藏!
高级审计师考试真题题库(二)
试述“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对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
背景与答题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全局和战略提出,“十二五”时期应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这一总体思路,《纲要》也提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㈠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
㈡“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㈢“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㈠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税体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①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省以下财政体制尚需完善;
②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有待提高,财政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③税制结构不尽合理,地方税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迫切需要通过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㈡“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明确方向,服务大局。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贯穿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体制,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②整体设计,协调联动。妥善处理政府与纳税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财政与金融、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一规划,全面设计,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加强各项财税改革之间以及财税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
③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既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又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精心谋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确保改革平衡有序进行。
㈢“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①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并逐步通过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力争首先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清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同时,结合推进税制改革,按照税种属性和经济效率等基本原则,研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完善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设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弥补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收支缺口,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并从监管制度、技术操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规范省以下财政收入和政府支出责任划分,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强化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地支出责任,提高民生支出保障程度。在注意处理好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其他经济管理权限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因地制宜深化乡财县管改革。加快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把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满足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需要,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发生为目标,在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奖补机制,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十二五”后期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②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透明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公共财政预算,提高公共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提高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政策,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加快推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规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扩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报范围。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夯实预算编制的基础。继续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建立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建立规范的收入管理体系。完善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结合修订预算法,明确预算公开的原则和主体,完善预算信息披露制度,强化预算公开责任制度,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③推进税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在实施和完善消费型增值税的基础上,结合增值税立法,稳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从制度上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问题,逐步消除重复征税,促进服务业发展。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充分发挥消费税促进节能减排和引导更改消费的作用。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全面改革资源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开征环境保护税,促进一款友好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完善消费税制度,进一步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按照强化税收、规范收费的原则,继续推进费改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完善财产税制度。按照适当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级次的要求,健全社会保障筹资机制。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培育地方支柱税源。中央集中管理中央税、共享税的立法权、税种开征停征权、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等,以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对于一般地方税税种,在路面统一立法的基础上,赋予省级人民政府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并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实施办法。
年,我国非税收入亿元,占GDP比重为10.7%,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按收入类别划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亿元,占10.5%;政府性基金收入亿元,占10.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亿元,占57.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亿元,占5%;罚没收入亿元,占2.8%;专项收入亿元,占6.9%;其他收入亿元,占7.1%。按预算管理方式划分,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24亿元,占29.8%;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9亿元,占67.4%: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9亿元,占2.8%。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结合上述资料,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总体看,国有企业资产和营业收入的70%以上都在国有控股公司,即都在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之中。我国民营企业中的大型企业,基本上都是公司制企业,其中大多数民营公司都有两种及以上类型的资本参与投资,除私人资本外,或有国有资本,或有集体资本,或有社会团体机构资本,或有社会公众资本参与投资,这些民营公司都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全面贯彻落实,我国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将更加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产权保护制度将更加健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得到更快更大更好地发展。根据混合所有制经济过去发展速度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粗略推算,到年,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占国民经济的40%以上,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将占60%以上。
今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公司将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起主导与骨干作用,在重要竞争性领域起主体作用,在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起绝对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