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http://www.wangbawang.com/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的人口数据。数据显示,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人口一年增长48万,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事实上,最近数年,我国人口增长几乎呈现“断崖式”下跌。
年,我国人口较上一年增长万。随后的年,这一数据下降到万。年,我国人口增长为万,年为万。年,我国人口增长仅为万,年进一步下跌到48万。
那么随着人口红利优势的逐渐衰减,人口老龄化,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的服务业的未来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以日本为例,立足于技术革新、劳动市场、地域经济、国际态势、经济形势等要素,多角度解析当今时代下,服务业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捕捉服务业这一与制造业迥然不同之产业的特征和必要的政策。
作者作为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重要研究员,从统计数据中总结出37幅图表,结合日本国内外的宏观理论及实证研究,阐述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居的地位、现有的问题以及可以提升的空间,为正在发展的服务经济制定出提高活力、实现新增长的必要策略。
文
[日]森川正之
译
魏海波谭冰关琳
少子老龄化与对服务的需求
那么,经济服务化今后将如何开展呢?以带来经济服务化的机制作为前提,自然状态下经济服务化也将继续发展。虽然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个人收入水平的上升会提高服务的需求,随着运输、通信成本不断降低,生产的全球化分工将进一步深化。另外,虽然近年来日本收入水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但服务消费的比重仍然在不断上升。
以少子老龄化为代表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决定未来日本经济的重要因素。从全局出发,它对经济服务化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点: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成为推动服务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家庭消费的结构来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测人口结构变化对老龄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总务省)根据每个家庭、户主的年龄,得出年截面数据:从整体来看服务支出比例不会因为户主的年龄而产生大的变化,但是,老年家庭花费到医疗服务、住宅维修等项目的支出较多,另一方面,在外就餐、教育、通信等相关支出较少。所以,正如我们所预想的,少子老龄化增加了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同时减少了对教育服务的需求。
针对日本医疗费用增加的原因和将来的形势进行分析得出:-年间增加的医疗费用中,三分之二是由于老龄化引起的,所以预计到年,仅因为老龄化现象,医疗费用占GDP的比例将会上升3.5%。另一方面,退休家庭可处理的时间较多,以家庭内的服务生产代替市场服务的倾向明显,老年人买菜买肉花钱较多,在外就餐的支出较少,就是因为老年人有时间在家里进行“做饭”这一家庭内的服务活动。
另外,少子老龄化不断发展,为了保证财政的健全,提高消费税率是势在必行的政策。但是,这可能反而会抑制服务产业的占比在GDP统计中的扩大趋势。众所周知,消费税相较于法人税和劳动所得税,对资源分配的歪曲程度更小,对经济增长的恶性影响也相对较小。总而言之,消费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同时又能增加国家的税收,所以它比所得税和法人税更加可取。但是,对消费税的征收仅限于市场上的服务购入,家庭内的服务生产与消费不在消费税的纳税范围内,所以,消费税率的增加有可能会引发消费者从市场服务转向家庭内服务,从而提高实物消费的比例。
老龄化、女性就业和服务劳动供给
关于供给方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不同年龄的就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推测。根据“就业结构基本调查”,观察不同产业的老年人(这里指60岁以上)比例,老年人占总就业人口的20%不到,但是不同产业的比例相差甚远。在不动产业和租赁业,老年人的就业比例接近40%;在服务业(不能被分类到其他的)约占30%;和生活有关的服务业、娱乐业约占25%,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另一方面,金融保险、教育补习、医疗福利等行业的平均占比在10%。相对于制造业总体占比15%,服务业总体占比为19%,两者并没有出现明显差距。所以,从劳动供给的视角出发,很难说就业者的老龄化是加速经济服务化的重要原因。
与此相对,在少子老龄化的背景下,女性就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课题,如果能够实现女性就业率的上升,那么势必会从供求两方面促进服务化的进程。反过来说,如果不能扩大幼托等服务产业,便很难提高女性的就业率。对服务市场的需求而言,女性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很强的替代关系。如果女性的市场劳动时间增加,势必会需要从市场上获取家务服务,所以,在市场上,育儿等家务服务的扩大会促进更多养育子女的妈妈进入社会工作,这是一种双向促进的因果关系。
从劳动供给方来看,与制造产业相比,服务产业的女性就业率本就更高。制造业的女性比例不过30%,但服务行业的女性就业率偏高:医疗福利行业高达76%,住宿饮食行业62%,与生活有关的服务娱乐业60%,教育补习行业56%,金融保险业53%,批发零售业51%。从广义的服务产业整体来看也是如此,51%(过半)都是女性。作为接收女性就业的服务产业,是非常重要的。
服务产业与女性就业的关系不仅限于日本,比如OlivettiandPetrongolo()根据包含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数据统计得出这一结论:造成各国间女性就业差距的原因,多半是产业结构的服务化的程度差异。
少子老龄化和服务产业内的结构变化
少子老龄化和女性就业的扩大会对服务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不仅会改变服务产业在总产业中的占比,还会带来服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根据“人口动态统计”(厚生劳动省)和“日本未来人口推算”(国立社会保障人口研究所)的数据,纵观日本之前的出生数、死亡数、婚姻数,出生人数从年的万人减少到了年的万人(平均年增长率-15%),年已经降到了万人。预估到了年,将会减少到75万人。
另一方面,死亡人数从年的71万人增加到了年的万人(平均年增长率13%),预计到年会增加到万人。出生人数发生变化的一段时间内,学校教育、结婚典礼等各种服务的需求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实际上,因为再婚的缓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婚姻人数下降的幅度,但是,预计到年也会减少至64万对左右。与此同时,死亡人数的变化会马上反映到对丧葬服务的需求量上。
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特定服务产业动态统计调查”(经济产业省)对丧葬行业和婚庆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把年的数据定为,那么年丧葬行业的总营业额为,办理数量为,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21%和24%。与办理数量的涨幅相比,总营业额的涨幅稍微偏低,从中反映出葬礼仪式的简约化带来的服务单价的下降。
在老龄化社会中,丧葬行业呈现向上趋势,从业人数也年年递增。但是,死亡人数的增加会带来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预计丧葬行业在0年将达到峰值,之后便会步入下滑曲线,今后一段时间还是会持续增长的。
接下来再把目光转向婚庆行业,年的总营业额定为,年的总营业额为50,办理数量为44。十几年的时间减少过半(平均年增长率为-48%,-57%)。虽然办理数量大幅度减少,因为服务单价有所上升,部分缓解了对总营业额的冲击。但是,婚庆行业受人口动态变化的影响很大,已经是一种衰退行业了。
当然,老龄化也带来了某些产业的急速发展,如医疗、福利服务行业。国民医疗费用从年的30万亿日元增加到年的39万亿日元(年增长率22%),预计今后还将持续增长。护理服务行业更为典型,接受护理的人数从年的万人激增到年的万人(年增长率93%),支付给护理的费用几乎也同幅度增长。同时,老人福利、护理行业、医院以及一般诊所等相关行业的雇佣人数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势调查”统计,至年,医疗、福利的就业人数从万人增加至万人,年增长率为37%。护理服务是新兴产业,以NICHII学馆(日医学馆)、BENESSE(倍乐生)、SECOM(无线通信)为代表的大企业不断开展连锁产业,比如,日本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巨头松下也开始涉入护理事业。
此外,从至年,服务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的从业人数以年率-15%,生活关联服务业、娱乐业以年率-0.9%的速度减少,虽然没有达到制造业(-22%)的程度,但也足以看出上述行业中雇佣人数大幅缩减的现状。
综上所述,在少子老龄化、女性就业增加的大背景下,服务产业中所发生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非常确定的:①劳动力顺利地转向雇佣能力较高的产业;②提高上述产业的生产率是必要的。尤其是医疗护理服务业的生产率的提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从财政可持续的观点出发,它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课题。
(选自《服务立国论》,有删节)
世/界/知/库
第一辑
现代的人类社会已经完成从原始劳动力向知识性劳动的结构转型。工业革命以来的加速度式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并塑造了今日政治、经济的面貌。
但与此同时,社会发展的同时逐渐产生了老龄化、少子化、不平等、零增长和阶层固化等问题,工业文明与信息社会的发展,似乎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呼唤面向现代化的转型与提升,物联网、互联网+、养老问题、环保问题等领域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方式也亟需变革。
只有广泛地汲取世界上最先进的经验,看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才能直面当下的现实,创造更为美好的明天。由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世界知库”系列丛书。以“实用、新知、不拘一格”为立意,以国别为子丛书,试图从实用的角度入手,引进实学领域内的成熟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便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时,是如何思考和应对的。
这套丛书首推《老去的东京,苏醒的地方》《服务立国论》《全产业数字化时代的日本创生战略》《德国4.0:如何成功向数字化转型》四种,主题分别为“如何振兴地方经济”“释放服务业巨大潜能”“建立新的社会生态系统”“在社会各方面实现数字化升级”。在总结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试图阐明如何打破内卷,指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老去的东京,苏醒的地方
[日]牧野知弘
魏海波、陈海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贝贝特
-9
服务立国论
[日]森川正之
魏海波谭冰关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贝贝特
-9
全产业数字化时代的日本创生战略
[日]藤原洋
魏海波何峻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贝贝特
-9
德国4.0:如何成功向数字化转型
[德]托比亚斯科尔曼、霍尔格施密特
杨文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贝贝特
-9
原标题:《一个不愿生孩子的老龄化社会,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